广域视网膜屈光度检测系统VPR是一款由爱尔眼视光研究所特聘教授Pablo Artal教授开发,研究所团队升级改造而完善的,能够精准、高效的检测出(黄斑)周边视网膜光学状态的超级电脑验光仪。基于Hartmann-Shack波前像差的计算原理,VPR能够分析出中心视野周围60°(水平)X36°(垂直)范围的屈光分布状态,包括光学离焦、散光和各阶像差,从而为被检测者制定全面的光学治疗方案。
VPR的应用前景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分别为屈光矫正和近视眼预防。由于验光技术的限制和视网膜黄斑在日常视觉中的所起到的作用,既往进行屈光矫正时只考虑了黄斑中心凹的屈光度,而忽略了周边视网膜存在的屈光不正。实际上,周边视网膜对于暗环境、运动物体的探测、立体视觉感知均具有重要作用。这使得现有的验光配镜/角膜激光手术在提升人类视觉质量方面还存在巨大的潜力。周边视网膜光学离焦理论是近视眼防控理论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现有研究发现,周边视网膜相对近视性光学离焦可以抑制近视眼的发生发展。然而,具体如何分布的周边离焦状态,才能对近视眼的预防起到最佳效果,是目前的研究所无法解答的。VPR广域视网膜屈光地形图的出现则为全面提升人类视觉质量、决定最佳近视眼光学预防方案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工具。
从广域视网膜屈光度地形图VPR的研发到投入临床科研使用,不到2年时间,视光研究所已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3篇,申请发明专利一项。相关研究成果揭露了视网膜光学离焦在不同人群中的屈光分布特点,并解释了为何偏位的角膜塑形镜往往能够在临床上取得更好的近视控制效果,对于科学制定近视眼防控治疗方案、完善验光配镜技术具有启发意义。